用鐵水鑄造而成的物品統稱為鑄鐵件,由于多種因素影響,常常會出現氣孔、針孔、夾渣、裂紋、凹坑等缺陷。
鑄鐵件的焊接工藝一般分為熱焊、半熱焊、冷焊三種工藝,不同的焊接工藝選用的焊接材料各不相同。
鑄鐵熱焊工藝是將鑄鐵件整體或局部預熱至600~700℃,并在焊接過程中保持溫度,焊后趁紅熱狀態覆蓋石棉粉或其他保溫材料,緩慢冷卻,有利于石墨析出。熱焊方法的優點是降低焊縫與母材的溫差,從而降低焊接接頭應力水平,有利于防止裂紋產生,避免產生白口及淬硬組織。
鑄鐵半熱焊工藝是將鑄鐵件整體或局部預熱到300~400℃,并在焊接過程中保持溫度。半熱焊方法了施工條件,降低了焊接成本,但焊縫抗裂性能下降。
鑄鐵冷焊工藝一般焊前不進行預熱,當環境溫度較低或焊接拘束較大時,焊前可以預熱100~150℃,鑄鐵件冷焊時往往要采用的焊接材料和 的工藝措施。
焊接注意事項:
在坡口兩側為減小熔深,可采取不擺動焊。而焊縫中間可稍作擺動,但擺動幅度要小。
補焊工件較厚時,坡口截面較大,采用多層多道焊。焊縫截面較大,產生的收縮應力,容易形成焊縫剝離。故采用合理的焊接順序。
采用短段焊、斷續焊、分散焊、逐步退焊法。短段焊,即每段長約10~40mm。斷續焊,即焊一段后停留片刻,待工件冷到50~60℃時再焊下一道焊縫,以防止熱量集中。分散焊,在一個部位焊一段后再到另一部位焊接,以減少溫差,降低應力。逐步退焊法,它與連續焊相比,可使焊縫的拉應力峰值有很大減低,故有利于防止焊縫裂紋的產生。
錘擊焊縫。錘擊焊縫時溫度應在400℃以上進行,用小圓頭錘擊焊縫,使焊縫金屬延展,松弛焊補區的應力。